您的位置: 党群园地 党建工作

中共剑阁职中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通知

各党支部、各处室、专业部: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切实把党委各支部和干部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和县委全会精神上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等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教育篇”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切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和激励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为剑阁职中教育教学等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二、学习宣传的重点内容

 按照广委办发电[2018]35号文件要求,以市委审定的《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和县委审定的《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为基本依据。(见附件1、附件2)

三、时间安排

 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宣讲时间安排在9月10日--9月20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校各党支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师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制订学习宣传贯彻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学习实效。把学习全会精神纳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准确把握市委、县委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要求,在学习宣传贯彻中进一步加强全校各支部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用学习成果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践,用实践收获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支部要善于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生动展现剑阁职中以市委、县委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改革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注重反应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中共剑阁职中委员会

2018年8月25日



附件1:

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7月26日至29日举行。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42人,市委候补委员8人。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有关方面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王菲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决定》《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大力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作出全面部署。

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的重要意义

(一)彰显了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始终,对省委两个《决定》提出的各项决策逐一对标体现,对省委提出的“涉及四川全局的重大问题”逐一研究落实,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对标对表、笃信力行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对于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高举旗帜、坚定对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了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总体谋划和战略定位。全会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的总体谋划,对事关广元未来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思路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完善提升了“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充分体现了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的战略定力,对于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到实效,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

(三)形成了对事关广元发展全局若干重大问题的高度共识。全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运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建议,充分凝聚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对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致力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三江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做强跨越发展底部基础,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环境等重大部署形成了高度共识,筑牢了推动广元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提振了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信心决心。全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客观指出了广元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又深入分析广元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清晰指明了广元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工作举措,进一步描绘了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美好蓝图,必将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勇前进。

全会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决贯穿到推动广元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对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战略谋划和部署

全会精神集中体现在王菲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两个《决定》之中。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统领广元各项工作。

具体要着重领会和把握以下内容:

(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对“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的完善提升

实践证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是符合广元发展实际的,这次全会调整完善了“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是市委坚持政治对标进行的丰富完善,重点更突出、指向更鲜明,更加精准落实了党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全面回应对接了清华书记强调的十个重大问题,是市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广元发展历史方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的总体谋划和战略布局,是进军未来三年的“作战沙盘”。

――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必须坚定“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这一奋斗主题。广元作为整体连片贫困地区,首要任务就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2020年甩掉整体连片贫困帽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既是国务院批复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给广元的定位,也是省委交给广元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省委对革命老区的重视和关怀。建设北向东出桥头堡,这既是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考量,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对广元战略地位的精准画像。

――落实省委“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必须突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这一总体取向。就广元而言,推动转型发展,就是要研究如何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广元依靠资源大规模开发的路径支撑难以为继,依靠环境容量、劳动力价格等比较优势的要素支撑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研究如何转换发展动能的问题,把创新的动力落实到实体经济,落实到企业,特别是要落实到民营企业。广元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要把“四上”企业培育壮大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真正把支撑经济发展的实体经济培育壮大起来。实现跨越发展,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特别是要做到高质量前提下高速度进、提高就业容量和增加财税收入的高质量进、城乡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快速增长的高效益进,始终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确保实现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指标完成。

――落实省委“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重要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广元优势和特色,坚定“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这一发展思路。就广元的发展,当前有这么几个特征尤为明显:一是从问题看,不充分不平衡两大问题并存,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市人均GDP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全省的46.4%、61.9%,居全省第19位、川东北经济区第4位,提高发展水平始终是广元最紧迫的任务。二是从产业看,广元去年产业结构比为15.4:44.7:39.9,虽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工业化率也只有37.6%。工业是广元的短板弱项,也是潜力希望。三是从资源禀赋看,良好的生态环境、干净卫生的水、没有受污染的土壤,是广元的最大优势,文化旅游是广元的靓丽名片。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这个天然资源,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四是从交通区位看,广元是连接西南西北两大区域重要节点城市,随着灾后十年振兴发展,已经形成“五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交通路网、类型、里程、质量总体优于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内其他城市,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处于前列。五是从发展方式看,现代产业不是孤立的发展,跨界、跨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全会指出,把“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作为发展思路,既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也符合广元发展实际,必须继续坚定不移走下去。

――落实省委“涉及四川全局的重大问题”部署要求,必须聚焦聚力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强基固本“三大发展保障”。全会把省委全会上深刻阐述的事关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十个重大问题,细化落实为“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细化落实为“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细化落实为“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强基固本三大发展保障。“三大攻坚战”是补齐短板同步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三大主战场”是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的核心引擎,“三大发展保障”是打造发展环境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这“三个三”,是在市第七次党代会基础上的调整完善,没有单独再提“三大发展战略”,新增了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主要考虑是严格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到工作重点上来。同时,把“脱贫攻坚”从经济建设主战场调整到全面小康攻坚战中,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增加了“乡村振兴”。需要指出的是,“大开放大合作、大保护大转型、大统筹大联动”,这个发展战略,必须贯穿到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目标标准

对于广元来讲,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首先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这块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要在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体现高质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到2020年“不落下一村一户”,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前,全市仍有贫困村32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27个,还有贫困人口9.74万人,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打好决胜战,同时还要抓好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防止返贫。

要在坚持“两个稳定”的标准上体现高质量。在脱贫攻坚期内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要强化基础设施攻坚,重点抓好安全住房、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强化稳定增收攻坚,重点抓好产业提升、就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资产收益扶贫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要强化扶志扶智攻坚,重点抓好贫困对象的思想教育、能力培训、新风养成等工作,引导他们懂得只有依靠勤劳双手,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要强化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扶贫等工作,实现帮扶力量大整合。

要在达到“两个满意”的效果上体现高质量。既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满意,也让非建档立卡农户满意。要坚持工作高标准,以同步小康为取向,研究工作、推动工作,绝不能满足一般化、浅层次,坚决防止出现“脱贫即返贫、过关就落后”等问题。要坚持作风高效率,坚决破除闯关思想、过关意识,坚决破除思想偏松、行动偏缓、力度偏软、状态偏倦,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决反对盲目乐观、消极悲观情绪。要坚持群众高认同,以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为标尺,既精准解决贫困对象的脱贫问题,又千方百计解决非贫困农户的民生问题,要向群众算清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均享共用的政策红利账、民生投入账,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基础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巩固好我党执政基础。

全会指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同步全面小康的“先手棋”。要坚持全面振兴,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篇文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谋划部署。这次省委全会对这个奋斗目标给予充分认可,从全局出发作出战略安排。

从四个维度理解把握战略定位:一是在空间上,争当区域“领头雁”。川陕甘结合部区域,除广元外,主要包括巴中、汉中、陇南和绵阳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是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毗连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求广元立足这个区域,发挥引领作用、形成核心地位。二是在动力上,提供发展“主引擎”。建设的中心城市是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区域内互动合作,实现要素资源最优配置,发挥主导作用,对周边地区有明显的辐射和吸附能力,带动整个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一体发展。三是在形态上,打造中心“现代城”。中心城市应具备政治、经济、基础设施、环境、居住、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和人的“十大现代化特征”。建设中心城市,就是要在川陕甘结合部区域立起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四是在价值上,成为人口“宜居地”。中心城市的价值功能应当体现在:生态环境优良、居住条件高质量、城市管理精细先进;内外交通便捷通达、教育体系和医疗保障发达;经济实力强劲、产业结构合理、对外交流活跃。建设中心城市,就是要打造一座对人口人才具有强大吸附力的宜居之城。

认清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广元是四川的北大门,这些年交通运输迅猛发展,县县通铁路,已成为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运输枢纽;县县通高速公路,实现了1小时到县区、2小时到毗邻市的目标;作为全省8个重点水运城市之一,广元港是距我国西部内陆最近的港口,是规划的全省四个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二是生态环境优势。广元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大江大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森林覆盖率排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地级市前列,95.24%的耕地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占比居区域内首位。三是文旅资源优势。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拥有独特的武则天名人文化;是大蜀道文化的核心走廊,有蜀道文化遗存230处,数量居区域内第一;有146处三国文化遗存,数量居区域内第一;3A级以上景区分别比巴中、汉中、陇南多11个、9个和11个,处于绝对优势。四是医疗比较优势。广元有三甲医院4家、三乙5家,是全省十大区域医疗中心、八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六大区域精神卫生中心,数量名列全省前茅,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

明确四个方面的不足: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经济总量还不大,城市人口规模还比较小,城市吸附能力还比较弱,产业承载就业能力还不强。

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任重而道远,要从三个方面来打造:

――打造成区域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心。广元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红色文化十分厚重。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关心广元发展,2002年、2007年先后两次致信,2004年亲临视察。这些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广元的宝贵财富,是助推广元发展的强大力量。要积极创建践行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加快建设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园。保护开发红色资源,使红色资源“活”起来、“亮”起来,真正成为辐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的一张靓丽红名片。

――打造成区域振兴发展的辐射带动中心。广元要打造中心城市,可以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上去竞争,从区域经济协作上去竞争,从优化发展路径和方式上去竞争,核心是要把总量做大、结构做优、动力做强、效益做好,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辐射效应。要加大力度建设“一名市三基地”,把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涉及到我市的重大项目、支持政策和重大改革事项抓落地。

――打造成区域人口人才的吸附集聚中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大力实施人口人才集聚战略。靠事业和政策聚人。靠优质医疗聚人。靠品牌教育聚人。靠宜居环境聚人。

(四)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致力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的战略布局

省委提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要求广元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必须担当担责、主动作为。

――着力打造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桥头堡。要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做好保稳定、防风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扎牢稳定之锚;严防非法宗教渗透、毒品交易、暴恐活动借道广元进出川,筑牢安全之盾。

――着力打造进出川大通道的桥头堡。省委明确提出广元要建成全省四个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北向枢纽。重点从五个方面攻坚:铁路方面、公路方面、水运方面、航空方面、智慧交通方面。致力形成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中心,努力构建内联外畅、通江达海、辐射甘陕、融入亚欧的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

――着力打造四川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桥头堡。省委把广元放到了四川北向东出的重要位置,就是希望广元发挥区位优势,在全省开放格局中作贡献。必须进一步融入南向,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突出东向,主动对接以浙江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重点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北向,加快落实好与西安等地战略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等发达地区。拓展西向,加快与兰州、乌鲁木齐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对接合作,不断开拓中亚、欧洲市场。

――着力打造链接南北文化、展示巴蜀形象的桥头堡。自古以来,广元就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重要走廊。省委支持广元建设北向东出桥头堡,就是希望广元继续发挥这一作用。要深度挖掘和打造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深度挖掘开发朝天中子细石器文化,加强与西北、华北及东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好地展现广元文脉。

(五)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

近年来,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总体上看,没有形成更有效的产业链条,拳头支撑产业尚在形成之中,业态布局存在主题不突出、产业链价值链不长等问题。落实党中央、省委要求,推动广元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广元的优势,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绿色崛起的后发赶超之路。

加快布局,努力延长产业链、扩大价值链。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建“一核四带六链”产业布局,是广元未来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次,全会按照省委对川东北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在新型工业上新增了建材家居产业,形成了“6+2”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新材料、清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家居、生物医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放在生态康养旅游和现代商贸物流上。现代农业仍然坚持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七大全产业链。

加快把产业发展落实到项目和企业上去。要选商选资,更要追商追资,围绕“一核四带六链”布局,聚焦产业园区和主导产业定位,扭转“大而全”的惯性思维,转变重“量”轻“质”观念,围绕高端产品、特色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重点瞄准中国500强、央企、优势民企等开展追商追资,引进一批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要抓住民营企业这个社会力量,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知名民营企业家来广考察,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新型工业、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等发展。要把产业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领导干部要当好产业发展的牵头人、项目建设的带头人,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决破除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国资国企、行政管理体制、农业农村、财税金融、优质要素供给、人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加快智慧广元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精心做好水、电、油、气等能源资源的科学调度和运行监管,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六)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加快建设三江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的价值意义

全会认为,建设三江新区,对广元来讲有着“一干”的价值意义,要使之成为广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必须要以驰而不息的韧劲、一抓到底的定力,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

当成“特区”来建设,以非常之举措求非常之突破。特在政策上。当前主要是在土地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研得不深、争取不够、用得不活、给得不足。特在机制上。要重点解决统筹联动机制、协调运转机制、高效落实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特在环境上。全市上下必须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特殊的环境,尤其要在良好的法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便利的政务环境、充分的要素环境上下功夫,以一流环境引一流团队,建一流新区。

建出“新区”高品位,体现大视野、大手笔、大气魄。必须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不能建成就落后。坚持高端化,要高点定位、高端起步、高质建设。关键要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刚性落地,定了就要干,一干到底,干出成果。坚持绿色化,要充分发挥广元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把新区建设成人人向往的康养宜人之地、绿色产业之地、创新创造之地,推进绿色本底向美化香化、多彩绚烂提升,实现人、城、业、景、文的交相辉映、有机融合。坚持集约化,要实现布局集约、配套集约、资源集约,在空间布局上不贪大求洋,塑造精致的新区城市空间;在公共配套上不处处开花,引导人进社区、企业进园区;在资源配置上不铺张浪费,该节约的资源必须节约。

打造“强区”带动力,发挥“主干”引领作用。市本级和广元经开区、利州区、昭化区要把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摆在三江新区,集中优势资源打好攻坚战。当前,要在抓紧实施好在建项目的同时,持续策划、包装、储备、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投资“大比武”跑出新区建设“加速度”。

(七)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做强跨越发展底部基础的着力重点

我市县县都是贫困县,县域经济是短板弱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迫在眉睫、任重道远。要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板块。

必须突破“围墙思维”。县域经济不是县级经济。克服狭隘地域观念。抓县域经济,不能只盯着本县“一亩三分地”。克服资源价值认识误区。要突破产业认知定势。突破发展路径依赖。

必须支持民营经济实体做大做强。现阶段县域经济的特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我市民营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过了不凡历程,但横向比,我市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刚刚过半,而成都已达70%以上,体量、比重都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当成生力军、主力军。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要在城镇战略和产业规划指导下编制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吸引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鼓励类的工业项目。要千方百计促进人口回流,把创业门槛降到零,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通过几年时间培育一大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

必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决定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通过提升营商环境来弥补基础条件的薄弱。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发挥人力资源比较竞争优势。二要着力破解要素资源的硬约束。三要大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必须建强平台园区。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各县区要把省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干”和“核”,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和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产出强度和发展规模,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坚持绿色、共享理念,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各类园区至高铁站点、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节点的快(高)速道路,进一步畅通交通末端,打通“最后一公里”和“毛细血管”,推进区域全面贯通、信息全面畅通、要素全面流通。按照“先公建后园区”的思路,有序推进标准化厂房、供气供电、供排水、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教育、医疗、生态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产业新城,着力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城市型经济转型。

(八)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点任务

广元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不仅事关广元,还涉及整个流域,必须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坚持两手抓、抓两头。一手抓整治,解决原发性污染。目前主要问题是: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一些乡村、小城镇和城乡结合部的垃圾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必须坚决整治到位。要严格执行两湖《条例》,确保“一江清水出广元”。要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对环保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对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按照清华书记“四不”要求落到实处、整改到位。一手抓防范,解决输入型污染。我市城市空气质量容易受西北地区强烈沙尘暴输入影响,仅今年上半年就因沙尘暴出现8天轻度污染;水环境主要受上游地区泄洪排沙、危化品泄漏等威胁,前几年发生的锑污染、铊污染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严防死守。要与陇南、汉中等上游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染因素。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加快发展不是对立的。必须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落实省委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既要守好绿水青山,又要变成金山银山,在大保护中找到经济新增点,着力打造“千年古蜀道、百里彩画廊”,构筑与大蜀道相呼应的水上经济带,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后发赶超之路。

(九)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底线要求

我市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但稳定之下并不是没有风险,风险防控重点主要集中在社会稳定领域。移民库区民生诉求较多,不稳定因素存在,投资理财、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特殊利益诉求群体教育稳控难度大,矛盾依然突出。加之我市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十年九灾、旱洪交错,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化品、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安全生产也面临不小压力。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逐一分析排查,落实稳控责任,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强化抓早抓小,确保不发生群体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考量的是社会治理水平,最根本的是用法治的理念和手段解决问题。当前,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围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持续开展“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抓好“依法治市”深化提升。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快建设“平安广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公众安全感。

(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环境的重要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巩固良好政治生态、优化发展环境任重道远,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落实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紧盯“七个有之”,坚决整治政治“两面人”。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坚决铲除“袍哥”文化、山头文化、圈子文化等封建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持续推进家风立德建设,为党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坚持以良好用人导向促进干事导向。围绕党的事业选人用人,坚决破除论资排辈,不是谁该用,而是该用谁,对那些敢担当、有激情、善于攻坚破难的干部,不拘一格重用快用,好钢用在刀刃上。落实容错纠错办法,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创业者撑腰壮胆。大力培养使用年轻干部,早给平台,早压担子,让他们在艰苦复杂环境、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历练成长。

坚持标本兼治驰而不息正风反腐。紧盯“三类人”,重点查处群众身边“微腐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坚决减存量、重点遏增量,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压态势、监督体系、社会氛围。持续推进“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深入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问题,尤其要高度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新表现,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弘扬新风正气。

坚持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一体推进。以政治生态建设为抓手,致力推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新优势。重点研究营商环境的问题,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党员干部依法履职行权,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热情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强化契约意识,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给投资者以稳定预期。依法加强企业平等保护和产权司法保护,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的良好环境。

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两个《决定》的主要精神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两个《决定》,一个是《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决定》,这是管总的指导性文件;另一个是《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项文件。这两个文件,充分吸纳“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经过集中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和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经全会审议通过。

(一)关于《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的决定》

《决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历史方位、总体要求、第一要务、根本动力、开放格局、重中之重、价值取向、生态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证,逐项作出安排。可以用十个“围绕”概括: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历史方位,着重分析了广元的四个阶段性特征,明确了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的主要任务和五个聚焦聚力的主攻方向。强调要推动精准脱贫工作再上新水平,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形成开放合作和产业发展新态势,打造发展环境新优势,开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坚定贯彻“五个着力”重要要求,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稳”促高质量的“进”、以“进”维护高水平的“稳”。大力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第一要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提出要提升广元在大蜀道大熊猫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中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广元在全省建设大蜀道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中的主导地位和旗帜引领作用;提出打造“一带两廊两区”的城镇空间结构,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重要支点、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格局;提出把三江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主战场和“特区”来建设。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根本动力,要求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人才高地,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开放格局,要求坚定担负起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历史使命,积极对接东部地区先进生产力,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打造大开放大合作平台。强调要坚持拓展通道、构建枢纽、完善网络、提升功能、支撑发展、做强门户,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融入南向、突出东向、深化北向、拓展西向的全面立体开放新格局。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重中之重,要求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调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同步全面小康的“先手棋”,做好乡村振兴“五篇文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价值取向,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兴盛广元文化事业,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水平。鲜明提出广元未来要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领先、全省知名的教育高地,建成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文化高地。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生态文明建设重任,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调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落实省委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后发赶超之路。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法治保障,要求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推进法治广元和平安广元建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调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体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素养;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的“三条底线”。

围绕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的政治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强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加强政德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关于《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决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决定的部署要求,立足广元发展实际,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坚持“六个并重”。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快速发展并重。广元经济发展滞后、规模总量较小,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到2020年要实现“双千亿”目标,每年经济增长要保持在9.0%―9.5%之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4%以上。同时,要坚持后发优势、高点起步,同步重视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坚持培育新动能与重视旧动能并重。当前,全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传统产业支撑,新动能培育和创新驱动任务日趋紧迫,新旧动能共同发力、要素和创新双轮驱动格局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共同存在。三是坚持工业主导与大力发展服务业并重。我市工业化路程还比较漫长,工业主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这也是快速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效的主要路径。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服务业加快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要逐步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增长向依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增长转变,加快构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坚持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并重。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积极支持市主城区率先发展,加快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广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提高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深入推进三江新区建设,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原则,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五是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元的命脉所在,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绝不发展和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坚定推动广元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始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大财富。六是坚持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并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决定》突出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一是着力解决经济规模不大的问题,把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改变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不强的现状,加快做大经济规模,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二是着力解决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大力培育现代大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改变产业总量小、实力弱、分布散,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的现状,持续做大产业规模,整体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力量。三是着力解决发展联动能力不足的问题,统筹推动产业延链集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变三次产业融合不够、配套能力差、生产成本高的现状,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着力解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集聚和科学配置产业、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强化企业创新意识,改变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和创新人才总量少、引进难、留住难的现状,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五是着力解决开放合作程度不深的问题,实施大开放大合作战略,加强面向发达地区、目标市场的开放合作,瞄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国内外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和政策优惠力度,改变合作总量小、层次低、缺乏大产业大项目的现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六是着力解决环境条件支撑不足的问题,巩固提升区位交通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的聚集功能,改变两化互动不足、发展环境不优、要素保障不力的现状,为高质量发展强化要素和环境保障。

四、要振奋精神、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新担当新作为,是新时代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召唤。以务实的行动、实干的实绩回应这一召唤,正是新时代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落实好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各项部署要求,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带头落实,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举旗护核、坚定对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绷紧政治之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拥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忠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要坚定对标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市委七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保持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的定力和韧劲,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全力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惯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契机,持续来一场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思想洗脑、思维洗礼、思路洗牌,力破“盆地意识”“山门观念”“垫底心结”,力破思想惯性、思维定势,树牢“越是贫困越要攻坚、越是边远越要开放、越是艰苦越要实干”的思想共识,跳出广元看广元,放胆放手抓发展。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满怀激情、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油腻心态”,坚决摒弃“暮气重”“太平官”“木偶官”,在岗一分钟、奋斗60秒,满怀烈火一样的奋斗激情干事创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将定力、担当、激情作为一生的政治品格,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当好干事创业“领头雁”。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崇尚实干、落实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叫担当大任?那就是要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有的干部习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处事圆滑,有的干部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干部主观上尽管也愿担当,但由于能力不足,无力担当,有的干部不讲政治规矩、不讲政治纪律,有的单位正职发扬民主不够,该集体决策不集体决策,有的单位副职不服从正职领导,认为自己比正职能力强。这些问题,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有害的,对干部自身成长也是不利的。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必须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敢于在“大比武”活动中啃硬骨头、在实干中担当担责。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遵规守纪、依制而行。新时代是最讲纪律规矩的时代。个别党员干部无视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对条文规定一知半解,稀里糊涂、违规违纪;有的心存侥幸,游走在纪律红线边缘,高压线红线都敢去碰,这是绝对不行的。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遵规守纪作为人生准则,特别是要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头,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严修政德、正心明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附件2:

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剑阁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8月4日至7日举行。出席全会的有县委委员33人,县委候补委员 7人。不是县委委员、候补委员的有关方面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向永东同志代表县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剑阁县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决定》《中共剑阁县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全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快推进剑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推动治蜀兴川剑阁实践再上新台阶作出全面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县委全会精神,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坚定对标的大会。这次县委全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主题主线,对标对表,紧紧围绕把剑阁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四项重大任务、总体取向、发展思路、五大战略、实现路径等十个方面逐一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全会对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的“一县两极四区多园多点”总体布局、支持广元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的开放格局、产业体系支撑、要素聚集等作出重大调整完善与安排。全会政治站位高,展现了县委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这是一次传承创新、聚焦聚力的大会。这次县委全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突出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对事关剑阁发展全局重大思路和举措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符合剑阁实际,符合新时代新使命新实践的要求,回应了全县人民对剑阁未来发展的新期待。会议通过的两个《决定》,凝聚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全面把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确保全县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的行动纲领。

(三)这是一次统筹高效、转变作风的大会。会议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带头”精神和精文减会要求,统筹召开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科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重点工作述职测评会、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等6个会议和活动,整合力量资源,节省时间精力,会议高效务实,做到学习、工作、能力培训两不误,充分体现了县委以会风转变、促进作风转变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

(四)这是一次发扬民主、凝聚共识的大会。会议充分运用前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从组织起草会议文件就广泛吸纳各级各方面意见。会议期间大家通过集中讨论、建言献策,形成广泛共识。会议审议通过的一个《报告》、两个《决定》,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的结果。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重大成果,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本地本部门工作摆进去,不折不扣推动县委全会部署落地落实。

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推动剑阁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部署

全会精神集中体现在向永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两个《决定》之中。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两个《决定》,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项文件。这两个文件,充分吸纳“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经过集中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和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形成了提请全会的两个《决定》审议稿,经全会审议通过。

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以下内容: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剑阁发展的历史方位、责任使命、根本路径和前进方向

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统领剑阁各项工作。

要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作风纪律深化年建设”等活动,把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全县上下政治大对标、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殷殷嘱托,坚定落实省委、市委对剑阁工作的谋划部署,不断开创剑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丰富完善剑阁发展的战略谋划

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剑阁是四川北向东出对接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通道和支撑广元南向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桥头堡。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续奋斗和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剑阁正面临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但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尤其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发展阶段落后于全省全市,正处于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稳定经济增长压力大,转型升级和创新改革矛盾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把握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抢抓战略机遇,切实解决好发展滞后发展不快问题。

鲜明确立新时代剑阁发展的主攻方向。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市委“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紧扣“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大蜀道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成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实现撤县建成剑门关市”发展目标,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总体取向,坚定“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统筹发展”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低碳发展、资源转化、项目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持续奋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深旅游、做大城镇、做实民生、做活商贸、做严党建,推动剑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三)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总体要求,坚定贯穿到剑阁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立足于稳、着眼于进,以“稳”促高质量的“进”、以“进”维护高水平的“稳”,既做到稳增长、稳就业、稳生态、稳预期、稳环境,又做到思想解放要进、发展速度要进、质量效益要进、人民生活水平要进、党的建设要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力争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速,到2020年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坚定贯彻“五个着力”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要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剑阁发展新跨越

奋力建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立足生态旅游优势,围绕省委“大蜀道大旅游大发展”战略布局,自觉承担起支撑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重要使命。发挥剑门蜀道、剑门关国家5A级景区的主导地位作用,加快剑门关华侨城、通用航空产业园、318自驾游康乐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天养”“食养”“文养”“动养”“康养”系列休闲度假产品,全力打造产业大融合、地域全覆盖、四季皆可游的大蜀道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把剑阁打造成中国文化旅游产业领跑新高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的引领新高地、中国全域旅游的示范新高地。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集聚成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区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新高地。加快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建设,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重组,推动航空维修、改装、运营、服务和高端装备制造在剑阁落地落户,建成区域军民融合发展新高地。立足农业比较优势,壮大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畜禽养殖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综合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建成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新高地。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剑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构建“一区五园多点”工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家居建材、轻工纺织、清洁能源化工等主导产业,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提升产业层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发挥旅游引领作用,高标准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剑门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进农旅、文旅、生态康养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蜀道旅游联盟首位作用,办好中国(广元)大蜀道文化旅游节,促进景区游向全域旅游、观光赏景向休闲度假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国家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秦巴山区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川东北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擦亮剑门关土鸡、剑门豆腐、剑门石斛等农业金字招牌,建成国家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剑阁作为广元中心城市的西南组团,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聚焦聚力,构建“一县两极四区多园多点”竞相发展的经济增长极。“一县”,建成特色亮点突出县。“两极”,县域东南和西南两个发展极;东南极以下寺至普安及县域东南部区域为核同城化发展建设大县城,打造县域经济文化主中心,建成生态康养旅游名城,使之成为广元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和重要支撑。西南极以武连至开封及剑阁西南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核,加快建成武连中国西部水镇、武连至开封片区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打造成县域经济文化副中心。“四区”是经济开发区、大蜀道区、两湖库区、高山深谷区。聚焦经济开发区,构建“一区五园多点”新型工业化格局,坚持“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到2020年工业发展集中率达到 80% 以上、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 50 %以上,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聚焦大蜀道区,做好“一关一道两线多点”文章,打造生态康养旅游龙头品牌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两湖库区,推进移民库区率先脱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聚焦高山深谷区,发挥五指山、二龙山、九曲山、空木山等区域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立体有机农业示范区。“多园”是指新型工业园、现代农业园、旅游产业园等集中成片布局和关联集约发展。“多点”是大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户改企、企建园、连园成片、连片成区的发展方式,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五)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稳步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投融资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新格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机制。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落实科技扶助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巩固和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锂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动物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双创”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能力,创建一批国家、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深化县校合作、厅县会商,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大行动”,扎实推进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新成果、创新资本、创新人才资源聚集,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主动对接“四川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成德绵军民融合经济圈,着力提升创新资源承接能力和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加强与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配套产业合作。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军民双向转化平台,促进剑阁县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引导和集聚军民融合企业、产业集群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扩大人才对外开放合作,推进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名校和浙江丽水战略合作。持续加大“双创”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名医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围绕实施“剑门英才”工程,推进“双招双引”“归巢创业”“剑门工匠”等多元人才引育计划,建设一流企业家队伍、专业农技人员队伍,打造区域人才新高地。

(六)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开放格局,为广元成为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拓宽剑阁路径

加快构建全域开发的新格局。突出东南,利用嘉陵江水运航道,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承接重庆、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地产业转移,充分把握“东西部协作”机遇,主动对接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生产力。挺进东北,连接关中平原,进入华中、东北,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强与“京津冀”、黑龙江等地区协作,挺进俄蒙。扩大西南,对接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圈,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军西北,充分利用西成高铁、中欧专列优势,加强与兰州、新疆、西欧等地合作交流,在“西广合作”战略中不断增大剑阁份量。

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的新体系。大开放大合作必须交通先行。加速构建安全快捷绿色的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壮大交通网络“大骨架”:加快“三横三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建设。配合建设好绵万高速和绵广高速复线,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国道108线、347线和省道205线、208线、302线剑阁境内公路提升改造,完善国省道公路网,打通与周边县区及乡镇断头路。主动积极协调成都铁路局增加西成高铁剑门关站停靠车次。加快剑阁通航产业园及剑阁通用机场建设。尽早启动嘉陵江155公里航道、7个客货运港口建设。畅通路网“毛细血管”:实施乡镇“半小时”到县城道路交通三年行动,推进普安东绕线、剑南快通、东(宝)元(山)快通等连接线、快速通道、旅游公路实施,实现互联互通,打通乡镇之间的断头路,完善农村公路网,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

构建展示大蜀道文化的新窗口。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民众的精神载体。加快剑门蜀道的恢复与修缮,深度挖掘和开发大蜀道文化,彰显蜀汉三国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特色,塑造新时期剑阁精神和文化形象,推动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迈进。加强与西北、华北及东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好地展现剑阁文脉,加快传承与发展大蜀道文化窗口形象。

(七)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重中之重,努力走在全国全省同类地区乡村振兴前列

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坚定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导脱贫攻坚实践,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聚力“两个确保”“两个稳定”“两个满意”,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按照抢抓2018、冲刺2019、完善2020的战略谋略,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聚焦深度贫困、产业就业、住房安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形成脱贫长效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精准扶贫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夯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基础。进一步做实“六个一”帮扶,均衡配置帮扶力量,全面提升巩固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户和未脱贫户的帮扶效果。构建大扶贫格局,切实做好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社会扶贫。加快实施“六化行动”,同步推进脱贫与奔康。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深入实施“十大行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主动参与广元“七绝”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农产品“剑阁造”区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片成带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面创建“四好村”。大力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乡村“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业综合环境整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培育新乡贤组织,增强乡村自治能力。实施“五大到乡工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产城融合、园城一体、城乡统筹、四化联动”思路,构建“两极三片三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建成大县城,增强大县城区域对战略资源的集聚集约能力和引领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建设成德绵广城市群“后花园”和广元区域中心城市南“会客厅”。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开展“百镇建设试点”,建设一批特色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名镇等特色小镇。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四好村”建设,坚持公共服务均等配置、社会治理一体化,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有序启动镇改街道、乡改镇、村改社区工作,补齐撤县建市城镇化率短板。

(八)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价值取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做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民生实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普及高中教育,启动县城高中学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试点改革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健康剑阁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建设,推进县、乡(镇)医疗机构提等升级。

推动剑阁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传播能力建设、文艺精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行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行动,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水平。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实施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大力提升职业技能。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统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九)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生态文明建设重任,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剑阁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向纵深。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健全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加强嘉陵江(剑阁段)、西河、清江河、闻溪河、炭口河等重点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强化饮用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坚决守住三条红线,确保县域内主要流域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环境监测预警、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分类管控、建设用地风险防范、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确保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要求,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战,确保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切实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监管,建立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县域生态保护红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剑阁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能力。坚持保护优先、修复为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筑牢绿色生态本底,确保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着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筑低碳农业、循环工业、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等有机组成的低碳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全县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产业,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实施生态经济示范园区创建行动,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示范园区。

(十)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法治保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有效参与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各类协商活动,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聚焦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与委员联络的专门机构,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代剑阁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

深入推进法治剑阁和平安剑阁建设。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捍卫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活动,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坚持“四项制度”。坚守社会稳定底线,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决策报备制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构建权责统一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加强失信人被执行人联合惩成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下大力气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提升源头治理水平。扎实推进平安剑阁建设,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健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以社会组织为支撑,建立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相结合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建强群防群治力量。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刻把握新时代风险挑战新特征、新变化,大力提升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九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依法化解投资理财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和社会稳定。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明确政府债务偿还责任,依法举借和严格管理政府债务,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突出抓早抓细,切实防范“问题楼盘”出现,下功夫依法妥善解决现有“问题楼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

(十一)深刻把握加快建成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的政治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决不让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有任何市场。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扎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坚决克服“七个有之”,坚决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进一步巩固全县良好政治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持续深入加强政德建设。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决反对“袍哥”文化、山头文化、圈子文化,建立领导干部政德考核考察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良好家风,时刻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建设廉洁剑阁,落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施工队长”政治责任,严格“一案双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带头、县委县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深化“双提双破”专项行动和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拓展“纪检监察+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模式,开展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问题排查,重点整治“四风”新动向新表现等七大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庸懒无为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冷硬横推等行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更有效地遏制增量、更有力地削减存量。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重点岗位负责人的监督管理,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力度,重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继续发挥“阳光问政”“阳光政务”等监督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完善监察制度体系,加快完成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改革,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纪检组织、机关纪委建设和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把党内监督延伸到基层。坚持标本兼治,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有效预防、精准监督、系统治理,持续织密扎紧制度笼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基层导向,认真落实省委“三个六”用人原则、市委“三用三不用”具体要求,坚持县委“四个有利于”干部配备原则,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建立日常监督考核、分类多维考核、近距离考察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推动形成党员干部队伍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认真落实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容错纠错办法,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创造机会和舞台。着眼抓基层打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实施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探索完善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提高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三、全面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始终保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敢于破除阻碍发展的制度藩篱,善于用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问题。严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问责制+奖惩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列出清单、挂图作战,聚焦重点、攻坚克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乘势而上,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而努力奋斗!